0571-82812218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英冠控股二十年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诚信务实”

集团新闻 项目动态 媒体关注 行业资讯

试论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历史使命

浏览次数:497  2022-08-08

(来源:中国商报网)我们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一次历史性革命,将大力推动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次具有跨时代里程碑历史性的战略部署,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未来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供一个绝佳的历史契机。同时也为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到一条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革命性制度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

我们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设定的新目标。因此,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利在当前功传千秋的庞大民生工程。而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进乡村振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根本利益,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真正体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革命性要求。

1、从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来看。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所以,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如果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就会成为“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就会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才不会脱节和分离。所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在于,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和空间整合,达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协同发展格局。

第一,以产促城,推动社会发展。要做到以产促城,关键在“产业”。如果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反之,如果城镇化进程过快,缺乏支撑城市运营的优势产业,则会出现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收入水平低下和经济低迷等问题;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这就是“以产促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我国在转型背景下提出的产城融合新战略,它要求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互协调,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在当前数字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条件下,我国的产城融合也呈现“四化”(即网络化、服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新趋势。

第二,以城兴产,促进经济发展。要做到以城兴产,核心在“规划”。城市要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定位,准确定位符合区域持续发展的产业、城市规划及城市功能配套,加强城市功能规划与产业发展定位,实现“规划与定位同步原则”,避免盲目地兴城导致城市“空心化”。产城融合在于突破早期城镇化的弊端,把城市最新的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用于发展具备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增长动力转化。

第三,产城融合,实现平衡发展。产城融合,中心在“融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平衡发展。产城融合就是以城促产,以产兴城。国家已经根据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出发展智慧城市和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战略。这样,特色小镇在核心城市的边缘郊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完美化。

2、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来看。

我们知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好结构调整“组合拳”;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用现代装备、技术手段武装农业;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问题。

第二,要实现农村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农村现代化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的发展在思想、制度、物质、行动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第三,要实现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抛弃传统观念和因素的束缚,不断接受现代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思想,培养现代生产、生活技能和人格的过程。既需要内在动力,也需要外在条件。才能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化农民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好农业,用城镇化的方式建设农村,用现代化的进程转变农民的美好愿景。

3、从缩小城乡差距来看。

我们认为,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此,当前缩小城乡差距就成为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而协调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而目前日趋突出的贫富差距问题,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采取各种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以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二,缩小贫富差距,是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贫富差距过大会直接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收入分配不公的结果。因此,缩小贫富差距,既是广大中低收入者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更是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如果差距过大会引起矛盾激化和转化,导致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甚至会随着矛盾的加剧而膨胀、泛滥,引发社会动乱。因此,缩小贫富差距,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向我国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

(二)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数字化发展动力

我们认为,数字化(数字经济)是乡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国家战略层面思考乡村振兴,数字赋能,是乡村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所以,建设数字乡村是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治理转型、提升乡村生活服务水平的现实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对筑牢数字中国根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1、从数字经济是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强大动力来看。

我们认为,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农村是共同富裕的洼地,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因此,数字经济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它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向乡村地区流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农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数字经济不仅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而且也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带动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崛起。

第一,乡村要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当下许多地方都提出乡村振兴要发展智慧农业和特色农业等问题,这个大方向是对的。但是,要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必须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问题。数字产业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可估量。而产业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随着产业数字化发展,直接促进乡村中服务业互联网和农业互联网发展。为互联网消费和数字金融、数字贸易等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乡村要实现农业产业化数字化与数字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的脚步已势不可挡。所以,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用数字化经济赋能现代数字化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第三,乡村要实现数字化农业和商业服务平台。数字化农业和农业数字化产业既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我国农业领域产业数字化还处于初级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2020年农业产业数字化渗透率仅为8.9%,数字化提升空间巨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搭建数字化农业商业平台,从数字化种植(数字化农场和数字化合作社)到数字化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产业链。并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不断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数字经济的共享式增长。所以,要健全和提升产业体系,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要激励企业创新,让农业大数据“活”起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提供先进科技支撑;还要将相关联产业链植入乡村,以产业助力共同富裕。

2、从数字经济是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强劲动力来看。

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是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强劲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第一,数字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是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支点,可以带动区域产业分散化、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尤其是促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推动共同富裕。

第二,数字经济促进乡村均衡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由于数据和信息较容易实现跨区域流动。产业的分散有助于提升区域之间发展的平衡性。所以,数字经济能够促使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第三,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数字经济能够助推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它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向乡村地区流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乡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所以,数字经济不仅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而且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从赋能发展是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内驱动力”来看。

我们认为,赋能发展是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内驱动力”。从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来看,数字经济可以带动区域产业分散化、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尤其是数字经济可以带动均衡共享式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推动共同富裕。

第一,数字赋能的动力。数字赋能助推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以促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和落脚点。数字赋能助推乡村振兴,即通过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第二,“三农”赋能“内驱力”。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因此,补齐人才短板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力资源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所以,乡村振兴贵在发挥农民主人翁意识,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化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文旅赋能注入新活力。文旅赋能注入新动力,将为民族复兴,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起积极的作用。

(三)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2021年12月30日,我在《中国商报网》上发表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使命和担当》(以下简称《使命和担当》)文章,探索了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问题。该文分析研究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

1、从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现状来看。

我们认为,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当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大的现实条件和背景。

第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长期处于高位的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对我国城乡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形成了重大挑战。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的城乡收入比接近于1,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城乡收入比将近1.9,2020年我国的城乡差距却高达2.56。可见我国城乡差距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偏高的。除了在收入维度,城乡社会的差距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入上的差距。因此,我们纵观我国城乡差距是发展最大的不平衡现象。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缓解我国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对我国中长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来说都将扮演重要作用。

第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偏低。由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较低,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可持续增收存在较大难题,这也成为城乡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难题。所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对农村地区、农村产业、农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第三,农村仍有较多低收入人口。除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值得引起关注。因此,绝对贫困消除以后,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需重视庞大的低收入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也是与世界银行提出到2030年要促进低收入人口“共享繁荣”目标的统一。所以,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农村仍有较多低收入人口,实施乡村振兴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从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条件来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未来30年时间里,我国要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奋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乡村振兴,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

第一,现实配套条件落后。目前农村生产配套条件落后,实施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农村内部具有可保障的配套生产条件。因此,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注重打造一套产业融合的农村生产经营体系,又要做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农场化”、农民“工人化”(产业工人)的方式和格局。

第二,现实均衡发展缺陷。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权益和福祉,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第三,现实发展水平滞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经济发展的维度理解,共同富裕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还要求不同群体间的差距得到合理控制与缩小。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041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中等偏上的中高收入国家;到2035年,我国会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到21世纪中叶,完全成为一个“富裕”经济体。

3、从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来看。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这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第一,抓住机遇致力发展。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既要立足当前,制定阶段性目标;也要着眼长远,明确发展方向。

第二,加快改革落实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坚定强势发展农业。目前我国农业规模庞大,有两亿多小农户,但由于土地非常有限,所以农业大而不强。所以,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业竞争力,打造强势农业,坚定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打造大国强势农业形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浙江英冠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级经济师俞则忠;浙江英冠控股集团公司总监、硕士研究生俞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