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2812218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英冠控股二十年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诚信务实”

集团新闻 项目动态 媒体关注 行业资讯

重庆产城融合发展深度观察与战略思考

浏览次数:828  2021-12-10

(来源:中国商报网)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因此,我认为,在这样一个社会历史背景下,积极探索重庆市产城融合问题,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效空间插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利用城区的资源优势体现人才、服务、交通等资源,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使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大大增加,同时加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出台相关政策的支持,才能达到产业引进的效果;各类开发区应利用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插入城市功能,主要是未来社区建设,增加住房和生活服务配套,使各类开发区成为城市;使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化新城,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双循环”发展战略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庆产城融合发展——简要分析

重庆市是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目前重庆经济建设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深入观察和分析研究重庆产城融合发展,对于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

(一)重庆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

重庆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产城融合发展而言,重庆也取得一定的成绩。第一,产城融合发展支撑能力得到增强。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为重庆市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产业支撑,也为重庆市高端要素的集聚提供了产业载体,有利于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第二,产城融合发展使城市功能更完善。随着重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逐步成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产城融合发展使人口结构得到优化。并基本实现了“人随产走,以产调人”的产城互动发展模式。但是,我从深度观察和分析来看,重庆城区除商业、金融服务业、楼宇经济等商业经济及业态外,缺少高科技产业、高端服务业;重庆市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解决僵尸企业、腾出城市空间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开发区内基本上很少有生活住宅和生活服务配套;城区与开发区之间的有效衔接差,园区内广大员工生活和交通不方便,不利于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特别是开发区内的僵尸企业、开发区插入城市动能、淡化开发区概念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产城融合的示范区,或者叫现代化新型社区,才能有力的促进重庆产城融合发展。

(二)重庆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我认为,从目前重庆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来看,还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要表现就是产城分离现象,对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认识有待提高。“有城无产”和“有产无城”现象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彼此的高质量发展。由此看来,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两者融合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和产业的优化升级。这是重庆产城融合发展中要足够重视的问题。

二、重庆产城相互融合——社区发展

我认为,产城融合是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城融合本质是一种城市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问题。我根据自己新作《产业融合新论》一书中产城融合发展新观点,并结合重庆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作一点积极探索。

(一)产城融合促进社区发展

当前我国在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推进下,各地纷纷兴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高端商务区等的建设。而产业园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也提升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产城融合也促进社区的发展。第一,从园区到社区,构建产城融合生态圈来看。随着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等因素的驱动,园区承载功能日益多元化,集聚产业、资源、生活服务等各类要素,园区经济与城市经济逐渐走向融合态势。第二,从特色小镇到社区,构筑产城融合发展平台来看。特色小镇作为产城融合发展平台,对产业社区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重庆要注重优化产业政策,构建区域产业体系。第三,从社区服务到社会治理,建设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来看。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重庆独创产城融合的新兴城市目标是在城市里面有着高科技产业及中心,高端金融服务业及第三产业服务业,建设智慧城市、行政管理示范区域、风景优美的美丽城市,产城融合的示范城市。

(二)社区发展推动产城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城乡社会的重构与发展已经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我认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阶段,新兴产业的不断引入和发展,将带来城镇空间持续拓展与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社区建设就应运而生。未来社区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简要概括为九大场景要素:未来邻里场景,未来教育场景,未来健康场景,未来创业场景,未来建筑场景,未来交通场景,未来低碳场景,未来服务场景,未来治理场景。这些场景就构成一个“小社会”,通过“互联网+”方式能紧密融合起来。因此,大社会,“小政府”是未来社区服务融合场景要素构建的体现。所以,为了推动产城融合和社区发展,应该做到:第一,从社区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来看。首先从社区发展理念融合来看。社区发展既要“立足社区抓社区”又“跳出社区抓社区”的理念,找准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契合点,打破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阻隔,把社区善治作为社会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把社会良性发展作为社区善治的环境保障,不断提高社区发展治理的水平,实现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赢”。其次从社区发展规则融合来看。在探索城乡社区融合发展时,要将城乡社区协同打造作为融合的基础,通过探索突破城乡行政规划限制的社区新形态,形成各有特色但类别分明的社区统筹模式。最后从社区发展空间融合来看。在强化城市设计规划引领的基础上,应该不断的构筑城乡社区空间新形态。因此,重庆要注重城乡和社区的一体化与一盘棋谋划,以生态发展布局社区规划体系,确立社区发展定位。第二,从社区治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来看。社区一定要坚持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的融合。首先从社区治理与企业管理融合来看。社区治理应该根据国情和区域特点,分层次管理,特别是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其次从社区机制与企业经营融合来看。既要健全社区治理机制,还要转变社区服务职能,规范社区党组织与村委会职能,建立行政事务“准入机制”。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延伸到基层社区,实现社区治理机制与企业经营的融合,并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最后从社区创新与企业发展融合来看。要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大力推进社区法治建设。因此,重庆要积极推进示范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融合,促进社区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重庆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思考

我认为,“后疫情”时代给重庆产城融合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产城融合必须要有新思维,才能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创新发展。

(一)重庆产城融合发展新思维

我认为,在2020至2021年的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深感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工具带来越来越丰富的新便利。因此,由于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既给部分产业与行业融合带来更多机会,也为我们提出新思维和新要求。第一,从城市特色产业融合来看。产业融合对城市经济发展会带来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注意特色产业融合,形成发展潜力和优势。第二,从城市原有产业融合来看。产业融合需要城市原有产业资源的基础。通过整合、融合、协作形成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产业融合,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第三,从城市布局产业融合来看。产业融合要符合城市整体布局。未来城市发展不是“楼宇经济”,因依靠房地产税收“养活”的模式即将过去。因此,从城市布局与产业融合来看,必须要有超前发展意识,不能失去布局产业融合的机会。第四,从“产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来看。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城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服务的融合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疫情之后利用互联网打通金融与实体产业,支撑产业发展,仍然是今后几年内产业融合的模式。第五,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一种常态,因每家企业都有遇到危机经历。因此,“后疫情”时代产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因此,重庆要注重自身的优势产业,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并做到产城融合发展。

(二)重庆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方法

我认为,当今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增加。产城融合发展要结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力求在产城融合发展中有自己的新方法,才能实现目标。第一,从产业与城市功能发展的协调促进来看。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产城融合就是要注重二者功能上的契合,协调好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匹配度高的产业体系。第二,从产业与城市空间单元的衔接互动来看。产城融合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城市的各个功能区不但非独立存在,而且彼此之间有强烈的联系,他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整体。产城融合就是将城市不同的功能区看作彼此联系的空间单元,产业空间格局与城市总体格局能实现有效衔接,共同构建起产业复合、服务配套、规模适当的空间组织形式,从而实现不同城市空间单元间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第三,从产业与城市资源要素的配置流动来看。目前产城分布割裂和资源要素过度集中较易引发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城市地价高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就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势必需要在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上重新配置,以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推动城市发展,重点是要促进服务共享、信息交换以及各种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升城市化进程,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我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给重庆产城融合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重庆必须要有新思维、新方法。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刺激办法和有效治理手段,才能积极进取,创新发展,取得更大成就。(本文作者系浙江英冠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浙江工商大学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重庆市政府港澳顾问 俞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