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2812218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英冠控股二十年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诚信务实”

集团新闻 项目动态 媒体关注 行业资讯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使命和担当

浏览次数:1048  2021-12-31

(来源:中国商报网)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一年。2022年是我们走向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一年。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要向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而奋斗,乡村振兴将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所以,面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我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从三个维度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我认为,最近几年来,关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研究日渐增多,但直接讨论两者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虽然较多研究讨论了乡村振兴对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但少有研究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入实现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未来 30年时间里,我国要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奋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对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显然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目前农村生产配套条件落后,实施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农村内部具有可保障的配套生产条件。由于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硬件”较为落后,技术人才流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生产“软件”也逐步缺失,这也成为乡村振兴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路上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产性基础设施“硬件”仍需加强,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会使生产能力受到限制。虽然近年来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的绝对值增加迅速,但是相对比例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已投入的生产性基础设施还存在质量低、维护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的问题。第二,人力资本的“软件”不足。除了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硬件”落后,农村社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软件”也极为缺乏。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员只有19.2%,55岁以上的为 33.6%;而且从事农业经营人员的学历程度都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超过了90%,大专及以上比例只有1.2%。可见农村“劳力”和“脑力”两项人力资本都存在不足,也成为“空心化”的表象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对农业技术的传播、培训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和农村地区的发展。第三,缺乏完整的产业融合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也难以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种植业占比超过90%,其他农业经营占比不足8%,而且农业生产体系仍然是以小农经营为主,规模化经营农户人员仅占1.9%;在经营方面,农村生产的农作物、农产品缺乏一个和消费市场对接的经营模式,有电子商务配送村落占比只有25.1%。缺乏一套完整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农村农产品的供给难以直接对接市场,农产品附加值低,带动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也十分有限。因此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的观点是:既要注重打造一套产业融合的农村生产经营体系,又要做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农场化”、农民“工人化”(产业工人)的方式和格局。

我认为,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权益和福祉,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不仅关系发展的正义性,更关系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社会结构优化,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是最大限度激活沉睡要素和激发主体创造性、挖掘发展潜能形成发展动能的关键;是实现城乡工农公平高效互补、互动、互促,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是不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凝聚最广泛发展共识,引领全国人民推动伟大事业的关键。

我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经济发展的维度理解,共同富裕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还要求不同群体间的差距得到合理控制与缩小。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041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中等偏上的中高收入国家;到2035年,我国会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到21世纪中叶,完全成为一个“富裕”经济体 。由此可见,“总体富裕”大概率是可以实现的。

二、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我认为,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当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大的现实条件和背景。主要表现有:第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长期处于高位的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对我国城乡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形成了重大挑战。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的城乡收入比接近于1,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城乡收入比将近1.9,2020 年我国的城乡差距却高达2.56。可见我国城乡差距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偏高的。除了在收入维度,城乡社会的差距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入上的差距。因此,我们纵观我国城乡差距是发展最大的不平衡现象。比如,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农村家庭对教育、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别对缩小城乡差距都造成了较大挑战,不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缓解我国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对我国中长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来说都将扮演重要作用。第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偏低。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背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由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较低,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可持续增收存在较大难题,这也成为城乡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难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为 26.5%,而美国的农业就业比重只有1.3%,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农业就业比重也都只有3%或4%左右。而我国高出17%。由此看来,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缺乏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有较多的劳动力在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经营,农业劳动的收益偏低。所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对农村地区、农村产业、农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第三,农村仍有较多低收入人口。除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值得引起关注。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收官之年,意味着在现行的贫困标准下,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经全面实现脱贫。但是,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当前农村贫困家庭收入构成中,来自政府补贴的转移性收入占比达到 42% ,而且脱贫人口仍存在着返贫风险高,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所以,绝对贫困消除以后,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需重视庞大的低收入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也是与世界银行提出到2030年要促进低收入人口“共享繁荣”目标的统一。由此看来,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农村仍有较多低收入人口,实施乡村振兴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三、政府支持政策扶持是走向共同富裕结果。

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加快城乡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加强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投入,并落实有关乡村振兴政策。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要加快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现状的重要出路。乡村振兴要激活城乡间的主体、要素、市场,就需要破除影响主体积极性、影响要素流动,影响市场形成的制度障碍。尤其是要切实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降低城市公共服务与户籍制度的绑定程度,实现城乡间人口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步伐,在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区域间、城乡间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制度,盘活农村的土地资源;还有,要加快资本下乡经营管理的改革步伐,在充分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下乡资本,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开展多种农业经营模式。促使城乡要素之间实现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将通过市场自由竞争的力量而逐步缩小,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难实现。第二,要加强产业融合集约型村庄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数量供给和质量供给都是短板,不利于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农村人力资本薄弱,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后劲。因此,政府要积极支持,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和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发展所需“硬件”和“软件”的投入。通过加强产业融合的集约型村庄建设、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全方面提振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和城市的共同繁荣。第三,要坚持改善农村民生,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农村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是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是人的发展得到平等保障,否则农村社会留不住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需要坚持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在生活性基础设施上,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保障与投入,逐步统筹城乡间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的均衡,合理分配城乡间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保障起点公平的前提;在社会保障政策上,要引导农村居民全民参与医疗和养老保险,提高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增加对低收入人口的补贴标准,并逐步提高基本保障的给付标准,缩小和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第四,要落实乡村振兴政策。主要有:一是要尽快消除户籍制度的制约,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及为他们提供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二是要逐步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为城乡提供公平的教育、医疗服务,逐步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要逐步改革土地制度,加强顶层设计的作用,建立地区间土地增减挂钩的制度。四是要明确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群众,政府的任务是提供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在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只要乡村的发展得到足够重视,乡村振兴的政策得到逐步落实,我国将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近。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任重道远。而浙江成为我国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这是党和国家对浙江的信任,也是我们浙江人的荣幸。因此,我们要“敢于人先”,积极探索,大胆“试验”。从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

(本文作者系浙江英冠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级经济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俞则忠)